扯淡

所谓诗意

2009 年 10 月 29 日 扯淡, 自我暴露 No comments

最近不知怎么着了,自看了南帆的文学理论开始,不仅自个儿诗兴小发,而且满眼满耳的东西都在谈论诗跟诗意。

强推一下吕乐的《小说》(下载不到?找老刘传),出演的都是名家,谈论的都是诗意。里面最有派头的是阿城,思接千载,从“歌咏言,诗言志”谈起:“志”本是不可言说的东西,所以读诗成为某种心灵感应的仪式。诗意是一个过程,你读一遍诗,它便升起来一次。阿城说完,余下的人对“诗意”这个词就没那么客气了,理论开始旅行,话语开始增生,“诗意”的概念不断往柴米油盐的方向延异,最后居然演变成了方方口中的“打油诗的诗意”和丁天所说的买辆富康上二环转悠、买套房子在里面呆着的诗意。

我们的著名师姐苏七七在多年以前也在网上分行写字(http://fanhall.com/group/thread/992.html),她最在意的是当时的心情,诗是一时心情的证据。后面有人回帖也说,诗是极度个人化的东西,写诗的终极目的也就是给自己看。某人能欣赏自己的诗,就是真正的诗人。如此说来,上面那些被延异的诗意也就无可厚非了。

老刘对分行写字也很感兴趣,这段历史可以回溯到中学时代。我把这种东西称之为“断行句”。因为在我看来,诗意产生于断裂,正如哑孩子《我如此渴望飞翔》里的一段:

天空和大地是一道
永不弥合的伤口
所有飞翔的事物都站在世界的痛处

阿城说诗的失落,乃是因为如今小说代替了诗,承载了诗意。然而,小说和诗歌毕竟有所不同。小说仍然是种历时性的艺术,而诗却可以被当作雕塑、绘画一样的东西长时间凝视。

我偶然想到……
这个夜晚他们在干什么
他们谁还活着 谁已经死去
这时候我独自一人 穿过高原
在巨大的星空下
新月正在上升

(于坚《我偶然想到》)

这种“偶然想到”本身是一种“断想”。而思考完他人的生死,作者又突然变成一个高原行走者。接下来的词句开始描述高原的景象,和“他们在干什么”的联系就更加模糊了。

在这三个层面断裂的缝隙中,诗意开始生长。诗的作用,就是通过语义的断裂开辟一个思想驰骋的空间,让读者把自己放进去。王朔在《小说》里说山水好看,但山水之间根本没有诗意。那是因为山水之美太完整了,不留空档。

当然,光有空档是不行的,比如老刘的歪诗《祖国》:

祖国啊
我不怕你
难道说姓祖
你就牛逼了么
难道说你
比我老三十五岁
我就应该安慰你么?

从“祖国啊”的赞颂习语到“我不怕你”的流氓语句,是第一大断裂。“难道说姓祖/你就牛逼了么”那就更流氓了,不仅把“祖国”硬生生理解成一个姓名,更是无赖加粗口。而接下来笔锋又有一个突然的转变,行间居然谈到了衰老,谈到了安慰。祖国成了一个软弱的老者,而作者,居然处在了些许悲悯些许狠心的情感纠结之中。这样看来,此诗虽歪,也一样有从赞颂到流氓到纠结的三个断层。那么,跟名人于坚相比缺的是什么呢?答案是:细腻和精雕细琢的感性。

读诗总比写诗容易。通常以为分行写字轻松快意,其实大谬。就连老刘的七行歪字,修修补补,居然也花掉半个小时。我一度鄙薄某些所谓现代诗人,以为是以扯淡掩盖他们的酸气和精神状态的颓靡,后来观念有所转变——说实话,能这么耐心地扯淡,也算是比较难得了。

我不那么了解诗,很多著名的诗都没有读过,以这份资质本来应该声称“不懂诗”。但后来有位古典音乐高人的一席话让我茅塞顿开,她说现在人们冷落古典乐,并不是因为它们不悦耳、不动人或太高雅听不懂,实际是因为在听完之后,很难形成通常的言谈——因为它们难以言传、一谈就错。说白了就是,对非专业人士来说,古典音乐不能增加他在社会中的话语权。权力——是的,权力——才是根本的症结。

同理,只要别那么在乎话语权,其实每个人都懂诗。

这里暂停更新

2009 年 09 月 10 日 扯淡 No comments

最近的更新都发到了QQ空间里。网址:http://121227802.qzone.qq.com/

接受和谐

2009 年 03 月 19 日 扯淡 No comments

领导上让干啥,咱就照做。只要不当人瑞,怎么都成。

外出(一次自然主义的书写实验)

2009 年 02 月 16 日 扯淡, 自我暴露 No comments

这两天头脑混乱,心情有些抑郁,觉得自己很糟糕,躲在屋里闭门不出。因为本来寒假计划去看一下镇上的尧帝宫,今天是最后的机会,才决定出去一趟。

皇图岭的街道在熙攘中显得散漫,就像往常一样。我径直穿过集市,走上了一个干燥的水泥坡,向旁边一个坐在水泥板上的老人问路。尧帝宫是不是从这条路走?他欠了欠身,支着仿佛载满苦痛的躯体艰难地点了点头。

一个穿牛仔服的少年路过,我走在了他的后面。但是很快他进了路旁的一幢房子,而我站在了交叉小路的中间。旁边有一座破败的土砖屋,上面有褪成白色的字条“皇图岭镇花卉协会”,厅堂里有陈旧的长凳,木椅和一辆摩托车。屋前屋后不规则地摆着一些种有灌木的瓦盆。一个姿势怪异的老头一直在损坏的屋沟旁弯着腰。我从屋前经过,走了几十步,发现前路似乎不大对,所以决定折返向他问路。

我隔着花坛向他询问,他却答非所问,似乎始终听不清楚。于是只好跨过花坛靠近去说话。这才发现他身下什么都没有。他腿脚因疼痛而不能动弹,把自己困在那个地方了。我扶起他。他的身体轻而且绵软;棉衣是灰白色,今天太阳很好,所以衣服是干燥的,只是有些脏。我扶他的右臂,谨慎地牵引他的脚抬出屋沟,然后与他顺着屋沟向门前行进。他的双腿几乎因为疼痛失去控制,重量加在了我的手臂上。以往这些重量应该是加在凹凸不平的土墙上。我们缓慢地前行,划过了一些虬曲的树枝,弄翻了几个碎瓦片,并且碰到了一个底部沾有黄绿液体的黑色胶桶,但两个人始终很平静,一句话也没有说。

我在厅堂里找了一把木椅,费了一些工夫帮他坐下,然后另外找了一把木椅坐到了他的斜对面。此时我发现他的眼睛似乎受到严重的感染,眼眶血红,而且变了形,这让他看起来可能有些骇人。但我反而觉得亲切和自在。我们用不整齐的话语交谈,有一搭没一搭,不流畅,但是很平和。话题不外乎各自的住处,以及来到这里的目的。这种交谈使两个陌生人很缓慢甚至有些艰难地相互接近。我渐渐喜欢上了这种感觉。末了,他给我指了对面的一条路。后来我发现他说错了,其实土屋侧边的窄坡就通往尧帝宫。当我得知这一事实时,竟有一股莫名的温暖涌上心头。

我继续问路。因为小时候经常移居,我的方言有些混杂,听起来不太地道。这让我走到任何一个地方与人交谈,都像是一个外地人试图借助本地方言努力模仿当地居民,却总因为不免生硬而露出马脚。我说的话常常使人们愕然或者疑惑。不过现在要好一些,因为我能够作出开朗的样子,并付出足够多的微笑,让一切得到大致的润滑。

我进入尧帝宫的时候,里面空空荡荡,只有一个穿排球鞋和黑布衫的老头。他是管理员。虽然不是佛教徒,但是剃了光头,看起来精神很好。他跟我谈起尧帝的典故和这座寺庙的未来。庙里有56根柱子,以表示56个民族,每根柱子上都刻着很多姓名和他们捐款的金额。我来这里,是有意给这座寺庙拍一个纪录片,但现在却兴趣寥寥。我不知道该如何面对眼前的一切,因为我带着目的站在这里,却难以接纳周遭事物的冷漠与枯燥。

有游客进来了。接着又有几个孩子进来。一个十三四岁、面孔清爽的女孩在寺庙里骄傲地骑着自行车,就像在跳芭蕾舞一样。在头脑中很容易就可以给她配上音乐。另外几个孩子结伴四处穿行、窥探、抚摸,不断发出欢声笑语,似乎在每一个角落都能找到让他们兴奋的事物。寺庙里的塑像比我想象中的大很多。我蹲下身子给最大的一尊拍照,拍完之后下意识地回头,发现有一个四五岁的大眼睛小女孩不知何时离开了她的队伍,安静地站在我的身后。我们四目相对,我冲她笑了一下。然后走开了。

我继续端着相机,却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后来找到了另一幅可以拍的景象,是两只没有摆放在正确位置的镀铜狮子。我启动相机,却发现相机没电了。在值班室里,游客们正在和管理员聊天,管理员正在谈论他的儿女。他的女儿对他很好,儿子却相反。我探身坐到了他们中间,试图从他们的声音中捕捉更多信息,却一无所获。游客们来自醴陵,他们的话我听不太懂,但看起来他们和管理员谈得有来有往,气氛活跃。

我这时候想起,自己的手机其实也可以拍照,只是效果很模糊,像隔了一层毛玻璃一样。于是从他们中间抽身离开,拍了那两只镀铜狮子。接着又漫不经心地拍了很多东西。当我做完这些事情的时候,那几个孩子都已没了踪影,而游客们可能顾自进了其中一间殿堂祭拜。寺庙的中坪又只剩下我和管理员两个人。阳光是淡白的,四下不再有什么声响。我向他告别,一步步走出去。

回到主街,我发现自己要搭乘的回程班车恰好在马路对面准备掉头,在人流中间迟疑不定。我起初试图迎上前去,然而发现尽管车停滞不前而且车门是开的,我却其实不大容易这样在马路中央上车。这反而会影响交通,增加司机的犹豫。于是身手敏捷地退回路边。到车门接近路沿时,我看到卖票的大婶冲我笑了一下,可见她注意到了我刚才的举动。我很快跳上车,回到了家中。
(正月廿日夜)

T30复活

2007 年 07 月 23 日 扯淡 No comments

折腾两年多后,俺的二手T30终于罢工了。硬盘崩了,四百块钱淘了块5K160 80G。然后50大洋买了个无密码的 24RF08CN 芯片,去手机店拿热风枪把原来的吹下来,新的摁上去,解决掉Supervisor密码——真正的暴力破解 :-D

然后是装系统: (更多…)

胜利大逃亡之转移域名到GoDaddy

2007 年 06 月 02 日 扯淡 11 comments

前两天成功将liuxun.net从第一主机(新网之代理)转到GoDaddy。终于从中国局域网转出国门,进一步逃离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约束,可以放心走资本主义无耻道路喽。值得庆祝。中间过程,简要记录如下:

  • 转移原因:
    1. 觉得自己思想觉悟不够,企图在立场不坚定的之时能够逍遥法外——关键是,不用“备案”。
    2. 国内转移注册需要报原注册商批准,才能得到域名终极管理密码(Auth Code)。俺做不到狠斗“私”字一闪念,企图将域名完全据为己有。
    3. 第一主机域名续费价格年年攀升(49——>59——>65rmb),未来趋势可怖。
  • 第一步:联系第一主机客服。这里要赞一下客服mm,对俺的态度真是好啊。做这种不赚钱的生意,竟然丝毫没有如传说中地“想出种种理由刁难你,不让转出”,反而是既温柔又和蔼还耐心且细致……
  • 第二步:按照客服mm指示,5月1日寄出申请表和身份证复印件到第一主机。
    • 乡下打印店效果很烂,于是弄了两张烂的部位不一的申请表,一同寄去 :-P
    • 本来要求用快递,但这边乡下只能发EMS,要25大洋;俺就用了三块五的挂号信 :-)
  • 之后就是慢慢等,慢慢等,差点把这事忘了。直到5月23日,一封来自[email protected]的邮件悄没声地钻进了我的邮箱,内容巨为简明扼要:

    标题:liuxun.net转出 
    你好!
    liuxun.net
    PASSWORD:******(此处马赛克处理)

  • 这个PASSWORD就是传说中的Auth Code。于是带着它在Godaddy的鸟语里穿梭,还找了个优惠码打了1美刀的折,最后以7.21刀/年搞定,比第一主机的便宜 :-)
  • 转移手续在最后一步“Pending Current Registrar Approval”时,仿佛无路可走了。而问题是GoDaddy还给我一个“建议动作”谓之“Accept transfer at current registrar Pending”,可把我误导惨了,俺东翻西找,怎么也找不到可Accept的东西啊。

    最后还是Google帮忙,在一个鸟语论坛里得到答案——根本不用俺Accept,那是原注册商的事儿,只管等着,5到7天就会有结果。果然,5月30日,一封“祝贺信”躺在了我的邮箱里。

总结:
逃亡过程比预想的顺利许多,还有意外惊喜:GoDaddy随域名附送5000M超大动态空间,支持ftp,支持绑定多个任意域名,功能强大,速度也不错;虽然有广告,但可以用CSS让它显得不那么乍眼。将来想进一步出逃,或者想耍两下PythonRubyRoR时,就不愁没空间用了。

域名的新Whois信息,欣赏一下:http://who.is/whois-net/ip-address/liuxun.net/

边开火边移动

2007 年 03 月 21 日 扯淡 No comments

最近在研究时间管理(GTD)的时候学了一招叫“边开火边移动(Fire and Motion)”。这段时间准备将blog从我自己写的寒酸小程序转移到wordpress平台上来,顺便利用wordpress对我网上的东西做一个系统的内容管理。以后也许会经常写blog,分享自己的见闻和有趣的收集,而不局限于那些“认真的自言自语”了——充分利用分类,大量容纳转帖、超短帖。

作为轻度geek综合症患者,确实有一大堆杂七杂八的东西亟需整理分享。边开火边移动,这就开始写了。

Blog终于恢复了 & 关于拍片

2007 年 03 月 02 日 扯淡 2 comments

服务器前些天又发生了事故。盘古空间速度并不快,也说不上特别的稳定,只是cpanel确实好玩,空间的其它功能也太适合我这种爱瞎鼓捣的人了,所以没有打算换。

趁着在家,准备拍一部关于高三的纪录片。央视《纪事》已经播过一个片子。但我不准备太强调高考的压力和社会意义层面,可能更个人化一些,同时也想尽量接近个体的学生(这对我这个闷罐儿是个考验,但我很想试试)。二中是个很有意思的学校,六十多年的历史,五百多年的樟树(校园很漂亮),普通话和攸县方言杂陈,许多生活习惯在急剧地刷新。我想考试的压力也许会让许多人忘记周围发生的许多事情。我把这些事情与高考交织在一起,应该能产生一些特别的东西。

拍摄大纲目前都没时间写,这几天匆匆忙忙上网淘DV和配件。订了一个所谓“东京直送”的水货GS500,剩下的配件准备做个“一站式”采购(没办法,这小镇上只能收ems,邮费贵),没有经验,正在到处搜网页看。

心情儿还挺激动的。

搬家翻旧书

2007 年 02 月 16 日 扯淡 No comments

家里的老房子终于被卖掉了,处理了一小卡车的垃圾,包括十蛇皮袋的书纸。留了三蛇皮袋搬回家,慢慢翻捡,父母的家书、笔记,我的作文,作业本,小学课本。一串断断续续的历史就在我手里。真是奇迹。

一年之前读三年之前未写完的小说的声音

2006 年 10 月 04 日 扯淡 No comments

学习Adobe Audition的使用──

段落一:

段落二:

混音实验:

肖邦叙事曲。一段时间相当迷这个曲子,乃至被它引发出写剧本的热情,从叙事壹一直规划到叙事玖,风格大略可以用现代主义来形容──比如叙事壹(Practice No.1, Ballade)梗概是这样的:主角(男青年)分别与童年、青年、中年、老年之男女共八人对话,对方一律回答“是吗?”,每次疑惑中回头,所见均是来路已变为万丈深渊,撼人音乐响起。

呵呵。

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