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号 & 星期五·凌晨编写程序

2004 年 02 月 13 日 IT, 扯淡 No comments

不知现在还有多少人记得当年骇人听闻的“黑色星期五”病毒……
在那个年代,人们甚至怯于在13号or星期五开机…… 当13号与星期五噩梦般地会合之时,管理机房的老师更是如临大敌,所有上机尽数取消……
而现在,黑色星期五已经成为少数人 怀念 的对象了。
为纪念这个逝去的日子,一时兴起,写了一个实用程序:
            极端精简文本收集器 TxtPicker V0.1
功能齐备,方便实用,页面文件总大小仅有2008 bytes
为方便有意者盗版,还特别准备了详尽的说明文档:)

细雨的深山

2004 年 02 月 11 日 自我暴露 1 comment

细雨的深山

一、前言
我一直为我与冷笙的关系感到迷惑。他经历了我记忆中所有值得记忆的过程。甚至当我回忆过去的时候,往往几乎不能确定故事的主角是我自己,还是他。另外有一点是:记忆总是有一些模糊不清的;当我试图用想象补充记忆的细节,使其清晰起来时,最后得到的故事往往与我现在的平庸形成明显的不相称,而只有加在他身上才稍显合理。
所以一开始我就预计到,在这篇文章里,我一定常常会因为心虚或者脑力不济等等诸多的原因,而不得不把冷笙搬出来作为我的替身、充当故事的主角。而在后来我进一步发现,作为一个平庸的凡人,要真正诚实地书写生活是多么的困难。这样使得我的故事里,单调的现实往往沦落到一个外壳的地位,一切文字只有依靠想象才能稳稳当当地成立。
在我开始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或者冷笙——正坐在一列南下的火车上。 车行平稳,两边是电线杆的平原或者挂着塑料袋的枯树。北方的农舍一如前两年的低矮。远处天际正完成从灰、暗红到淡蓝的过渡。右前方的尚辉煌着的夕阳正在奋力地与地平线的浊灰相抗逼。
很快,两边那些干瘦稀落的树林已经像一团团雾一样了。干朗的天边不知什么时候飘上了一线红云。
火车行得很快,时间亦过得很快,黑夜几乎已经笼过来了。到明天早上,夜幕徐徐退去的时候,冷笙就会看到地平线已经被纷繁的群山挡住。如果向那些群山里走去,会看到水,以及蘸有水雾的树木。
那里就是细雨的深山。

二、回家
冷笙仍然在河岸上走着。这条河岸显然已经很久没有行人,满是杂草和灌木。
他担心会不会踩到蛇。他几次跳下堤岸,在河的齐膝的浅水区里淌着走。但许多河段的浅水区有莫测的淤泥(或许会有水蛇或者更可怕的东西),他就只好又回到岸上。
他费力地拨弄挡路的灌木树枝,不时被弹跳的枝杈皮鞭一般地打在脸上。有时这种打击如雨点一样纷至沓来,让他眼前一阵迷糊。
背后的阳光被薄云遮成血红,而且越来越低了;在他的面前形成长而且模糊的、时隐时现的影子。无论是近处还是远处,所有的事物都没有鲜明的亮暗对比,在朦胧的阳光中显得昏昏欲睡;最远处的山脉更是缥缥缈缈,如同一群沉睡的云。
冷笙就在这巨大的淡橙色的睡眠中走着,在他的四周引起一小团的骚动。在他停下来回头观望时,一切就立刻沉寂了。他只是凭着直觉,带着他微微骚动的队伍往下游走去。下游会有一棵大柳树,再往前一点,就能看到那座旧王家祠堂改造的校门,门上有一块斑驳的白色粉壁,上面题写着『山陵中学』的字样。
锈蚀的两扇铁栅栏门被何义和江顺两个拿来坐飞机,一来一去,撞得哐哐作响,这时守门的方贤老人就要颤悠悠出来作徒劳的交涉了。于是两人箭一般地跑开去。 但很快又会箭一般地跑回来。 整个下午三个人就这么不知疲倦地重复游戏着。
他的脚终于又踏上了那粗砺而湿润的水泥道。上坡,然后左拐,最后走到一座六十年代的房子面前。 擦过青黑色的光滑的扶手柱,走上同样湿润的、长有青苔的露天水泥台阶,一步步上去,然后到达一个堆有蜂窝煤和纸箱的走廊。
他家当时就住在走廊的尽头。

(待续)
细雨的深山(续一)

镇守科技楼

2004 年 02 月 11 日 扯淡 No comments

其实是被叫去替实验室守屋;有水管工来清理水道。
好些天没有上网了。借此机会狠狠地上一回网:四处搜寻给我这破机器扩展usb接口的方法。
问题是,这个本本的落后非同一般:它的pcmcia卡槽居然是16位的。这原本近于文物,是该放博物馆展览的。
看着它上面怀旧气息浓郁的“Designed for Windows 95”标志,令人自然回想当年在学校的486机器上,私自搞来鼠标插上,背着老师在dos下打win偷偷进windows的初中时代……

一个下午的锲而不舍……直到晚上,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临走之前开了一下邮箱。阿,新邮件(1)
           

作为诗人的博尔赫斯·余晖

2004 年 02 月 10 日 读后 No comments

   余晖
日落总是令人不安
无论它浮华富丽还是一贫如洗,
但尚且更加令人不安的
是最后那绝望的闪耀
它使原野生锈
此刻地平线上再也留不下
斜阳的喧嚣和自负。
要抓住这紧张而奇异的光是多么艰难,
那是一个幻象,人类对黑暗的一致恐惧
把它强加在空间之上。
它突然间停止
在我们觉察到它的虚假之时
就像一个梦破灭
在做梦者得知他正在做梦之时。

(unliu同学曾经把他想象[或混同]为福尔摩斯一类的人物……)
以前只在电脑里看过他的一本故事集,未想他的诗更有亲和力[虽然译得有些别扭]:)

在教四的广阔与幽暗处

2004 年 02 月 10 日 扯淡 No comments

早上微感冒中。看他们拿着新电话机折腾了个把小时
中午处理内务后勤
然后整理了一下blog,该del的都del之,该hide的都hide之,该edit的也edit了一下……
调整了一下数据库,统计了一下字数,喝,总字数也有万把两万了……
去了趟物理楼,看到自己量子挂了。虽然同挂的人不算太少,但此次心里总不能平衡了。
Well,重修。

晚上,4-122的最后一排最右边的黄金座位已被占。于是走向幽幽暗暗的教四101……
门是虚掩着的,里面一片漆黑。四处摸索实在找不到灯的开关,于是只好作罢。
照例到达最后一排,把机器电源插在后壁插座上,开始工作……
黑暗中的教四101显得格外广阔,仿佛轻轻说一句话就会有长久的回音。。
我甚至斗胆下去把教室门关上,整个教室成为我私人的领地。那么,自然要先四处巡游巡游……
巡游之后回来坐定,却居然因为光线微弱适合睡眠,……不慎睡着了……

现在醒来浑身发冷:呜呼不幸的unliu同学,怕是又要感冒了
外面吱呀一声,门开了一条缝,有人远远的看到我。现在我戴个帽子,脸部被显示屏的荧光由下而上照亮,怕是难辨是人是鬼
果然,那人又很小心地把门合上,走了

旅途以及其他

2004 年 02 月 08 日 扯淡 No comments

·2004-2-7
  在火车上的时候,我盼望着一到学校,就能够看到她。
  但是在今天的夜幕中,我的背包、挎包、和麻袋已经把我的体力耗到接近极限。我将外套穿在了背包的外面,将麻袋塞进了挎包,然后把挎包顶在了头上。挎包把帽子压歪了,帽子继而把眼镜压歪了……  我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我的天灵盖上,慎之又慎地体会着各点压力的变化,及时调整着平衡。大汗淋漓的我已经完全没有思考其他问题的时间……我就带着这副狼狈至极的形象摇摇晃晃地从东门走进师大的校园,向着西南楼摇摇晃晃而去……
  然后,我想我可能是看见她了。
  我眼镜没有戴好,而且光线是如此昏暗;我看到一群人逆着楼门的灯光向我走来,他们肢体的轮廓都是一片模糊。但是我确切在其中看到了一双眼睛,晶莹的光线直直地向我逼来。我奋力地想看清她的面容,但全是徒劳。 但我想这如果不是幻觉的话,就只能是她。只有她会给予我这样的目光。
  这就意味着,我来到这里,竟然第一个就见到了她。然而上天在如此眷顾我的同时,却再次把相遇安排在了我最为显得邋遢的时刻。我是多么希望遇到她时能有一个好一些的形象呵,不说西装革履,至少应该穿戴整洁;我这学期甚至立志发奋洗衣,革新面貌。但上天似乎总是偏好把我的丑态与她进行鲜明的对比,以打消我仅存的一点勇气,然后让我一次次地哭笑不得……

  不过也或许,的确是幻觉……。

  • 2004-2-6
  • 要走了。。
    背包、挎包、麻袋、我。检阅清楚,上车。
    到株洲却太早了些,火车站不准我进站。于是我驮着背包、挎包、和麻袋在广场上反复着。不时仰望头顶的
    之后一切顺利。

    收拾收拾

    2004 年 02 月 05 日 扯淡 No comments

    全天收拾行李准备明日出发。
    下午去了一趟我家那闲置了至少六七年的老房子。帘帏低垂,光线幽暗,森森然有鬼气……
    但居然在灰尘堆里发掘了大量的宝物:有繁体字的竖排的《古文觀止》、《宋詞選》、《三國誌選》,有“坚决拥护党中央政策,坚决平息反革命暴乱”的89事件历史文献,甚至有解放前版的线装《新中華字典》……都是文物级的东西……ho!
    实用的有繁体版的苏联的《哲學辭典》。
    然后还有老照片、老日记……
    总之翻得不亦乐乎,直到天黑才捆了一个大麻袋回去……
    =======
    23:00左右补:
    (一个晚上,我在偷偷看母亲当年的日记。满满的一本,记的是85 86年、我一两岁时的事情。封面上写有编号,是No.8。

    仓促间已然失语。

    一天的宁静

    2004 年 02 月 03 日 扯淡 No comments

    不敢开台式机。
    笔记本空间告急……很是整理了一阵子,才清理出几十兆来。。
    D盘共4G,software 646MB(包括98的安装程序),ebooks 473 MB ,english 878 MB,music 1.47GB other learning(有一些flash的教程)298MB,还有system bakup,programe files…… 于是撑满了

    下午,县城那人终于把风扇、内存条都搞过来了(那个JS,居然不让退……)
    我还剩下两天奢侈的享受时间……

    【正信的佛教】 小雨

    2004 年 02 月 02 日 读后 No comments

    【正信的佛教】

    http://book.ayinfo.ha.cn/zxzj/zj/aa/03zhengxin2.htm

  • 佛陀是人间的觉悟者,佛陀虽能觉悟世间的一切原理,但却无能改变世间已有的状态。
  • 佛陀,含有自己觉悟、觉悟他人、觉悟一切而无所不知无时不觉的意思。
  • 佛陀,简译为佛,是在我们这个世界,距今约二千五百八十九年(西元前六二三年),生于印度迦□罗卫城的释迦太子。成道之后,称为释迦牟尼。释迦是族姓,意为能仁,牟尼是印度古代对于圣者通用的尊称,意为寂默。这就是佛教的教主。
  • 佛陀是已觉悟的众生,众生是尚未觉悟的佛陀。在境界上,凡圣虽有不同,在本质上,佛性一律平等,所以,佛教不将佛陀当唯一的甚来崇拜,也不承认另一个宇宙的创造神的存在。所以,佛教徒是无神论者。
  • 佛教相信:宇宙形态的变化,生命过程的流转,那是由于众生所造的【业力】的结果。
  • 业力是指有情众生(动物)使每一桩或善或恶的行为,像各种的颜色一样,继续不断地薰染到生命的主体──【识田】中去,在从识田之中,等待外缘的诱导而萌芽生长,正像播种在泥土中,等待日光、空气、水的诱导而萌芽生长,这在佛教称为【业力的现行】。业的造作是业力现行的因,业力的现行,是业所造的结果……
  • 业,有个人单独造作,也有与他人共同造作的;有的虽然单独造作,但也可以和他人相同,有的虽然与他人共同造作,但也各有轻重不同。因此,业的种类,从大体上说,分有【共业】及【不共业】的两大类。
  • 和民间的观念不大相同,菩萨是信佛学佛之后发愿自度度人乃至舍己救人的【人】。
  • 从最初的发心发愿,直到成佛为止,都可称为菩萨,所以有凡夫菩萨与贤圣菩萨的不同。通常在佛经中所说的菩萨,都是指圣位菩萨,菩萨共分五十二个阶位,只有十二个阶位是圣人,那就是从初地到十地,加上等觉、妙觉。其实,妙觉菩萨就是佛,等觉菩萨是即将成佛的大菩萨。观世音、大势至、文殊、普贤、弥勒、地藏等,便是等觉位的大菩萨。
  • ……

    邮箱登陆口

    2004 年 02 月 01 日 IT No comments

    折腾了半天……
    实现了下面的东西……

    居然终于还是用了iframe……调用这个页面: mail.html (对里面的“@”点右键查属性就可以看出)
    实在想不出/实现不了更好的办法。

    没地方好放,只好放Login里头…… 拥挤得有点难看,为了方便,也就忍一忍了。

    以下为程序代码:

    //查看mail.163.com的源代码,里面有个大javascript,有用的一段如下:
    window.document.login163.action=http:/
    /reg.163.com/in.jsp?url=http:/ /mscan2.163.com/Unicom.jsp?language%3D0%26style%3D1;

    /*163.com邮箱的郁闷之处在于,它竟然进行了三次转向!用的是meta标签里的http-equiv=refresh。
    这样就有理由怀疑,在系统有点小毛病的、对refresh支持不很好的机器(比如我那台式机)上,
    163.com邮箱就根本无法正常登陆;要登陆只有重复数次查源文件,拷贝网址,查,拷贝……

  • 它是这样过来的:*/
  • http:/ /reg.163.com/in.jsp?url=http:/ /mscan2.163.com/Unicom.jsp?language%3D-1%26style%3D-1
    http:/ /mscan2.163.com/Unicom.jsp?language=-1&style=-1&username=yourname
    http:/ /fm163.163.com/cgi/ntesdoor2?&style=-1&language=-1

    //一般的网站在用到refresh时,都会有类似“如果不能正常跳转,请点击这里”这样的补救提示,而网
    //易邮箱简直……

    //经过仔细比较推断以及反复测试,最终确定了现在在mail.html里的写法:

    163.com
    //仅仅是免去了对语言和界面风格的判断。因为三个页面分属三个不同的服务器,所以要解决跳转的问
    //题似乎是很不现实的。。

    //注:由于非注释符号的双斜杠不能正常显示,所以只好如上在中间加个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