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谷歌事件

2010 年 03 月 23 日 政治 No comments

评论员队伍很威武,腾讯新闻的评论已被占领,不用看了。

只想说,如果我是谷歌的老总,我也会这么干。

这个世界有太多的猜疑,也有太多的妥协,(像思科这样的)大牌公司做事总是很稳重,这让我们快要忘记地球上除了永恒的利益,还有永恒的别的东西。

年轻的谷歌让我们知道敢于说出心声抵抗人间污秽的并不只是那些一无所有的人。

有些东西比亿万巨财乃至事业的前途更重要。

我们用不着做一枚那么忠实的棋子,因为人本来就应该是喜怒无常的生物。

2009,风雨飘摇

2009 年 12 月 23 日 政治 No comments

从Google被封禁

到牛博、天益的彻底关站

到微博被横扫

到豆瓣小组大量解散

到译言被关停

到BT被封杀

到CN域名驱逐个人用户

到从昨天开始的全国大范围断网整顿、白名单制度

配合一次又一次以扫黄为名的焦点访谈,有关部门不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而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完成一次对中国互联网的渐进式清洗。

2009是关键的一年,2010是新的开始。在全新的白名单时代,他们也许还有更多的计划等待执行。

他们正在向我们逼近。

Naive

2009 年 12 月 01 日 政治, 自我暴露 No comments

无意读到一条关于涂序新事件的新闻(已经是旧闻了),顺藤摸瓜追到了mitbbs的海归版,翻了不少帖子。

原来保送清华、全奖Northwestern、土木工程专业的博士后,教书的薪水也不是天然就能养家糊口。老刘虽已作好了做一个穷人的打算(好歹也是人家周小狄同学的人生理想),但也不想在累得半死之后还穷得半死。看来学问要做,但是社会能力和实践能力仍然不可或缺——把命吊在一棵树上,无论需求多么低,一旦遭遇了“残酷、无信、无情”,也未必能够安生那。

不能设想你能安心书斋,就一定有一方安静的书斋在远处等候。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即便你立志不跟明来暗去的人们和光同尘,也永远需要对这个社会察言观色,随时拿出对别人实用的手艺,才换得到维生的钱粮。 麦子仲肥如果来到号称人才最贵的二十一世纪,一定会发现黎叔是个大忽悠——因为他这样的也就能做个到手2K月薪的小薄厚。真以为书中自有黄金屋,真以为有人屌他的破计时器,那就是他的Naive了。

谨以此帖向江core致敬。这么多年来,那段生动的告诫一直在我脑海里回荡。

很靠谱的捐助行动

2009 年 11 月 21 日 政治 No comments

从小到大,遇到的募捐不少,但真正达到很靠谱地步的不多。希望工程就不提了。只举个身边的例子:上回在新区车站遇到一帮学弟学妹发募捐传单。老刘接了传单,就开始问捐助对象的详情。出乎意料的是,小同学憋了半天也只说清是为了“帮助山区小学”。我看问不出东西,就把传单细看了一遍——结果发现,除了那位同学所说的“山区小学”四字之外,还真是没法在满篇国旗下讲话式的煽情之外找出额外的实际信息。于是,在那位同学的执着凝视之下,老刘只好岿然不动,双眼死死盯住传单作文本细读状,一直等到他被我的阅读速度雷倒、黯然离去为止。

何谓靠谱的捐助?“非功利”当然是第一要义(企业、名人、宗教组织除外)。但我感觉还得另加一句——不能是为了施放某种泛滥的善意。捐助如果不是出于很具体的关切,就比较难免居高临下的嫌疑。而具体关切的产生,依赖于能让人感同身受的信息——很古怪的现实是,它在我们这里往往就是没有或严重缺少的。这很尴尬,而且无论从什么角度讲,都不够靠谱。

这里有一个很靠谱的捐助行动,如果你看过赵亮的《上访》(网上已有下载),就更加容易理解它的靠谱之处:

http://www.douban.com/event/11271356/

这是一群有独立生存能力的人,但捐助可以让他们活得更温暖;花上一周时间他们也能各自找到御寒的方式,但捐助可以让他们的生活少一点点琐碎和艰难。这不只是大自然的寒冬,也是人之贪婪、卑怯所带来的人类的寒冬。我们不能指望春天立刻来临,只能想象那些年轻人扛过去的被褥能够铺天盖地,稍稍安抚这个社会的创口。或者至少让那些绝望的痛哭,可以藏身在一件件宽厚、干净、松软的织物之中。

试探二则

2009 年 11 月 10 日 政治 No comments

国庆的时候,优酷开展献礼祖国60华诞大规模签名送祝福活动,我在数万乱七八糟但一律相当和谐的留言之中悄悄塞了一句“如果我不和谐一下,会不会被和谐呢?此为测试。”

结果:15分钟内就被拎出来和谐掉了。

猜测原因:不和谐,会被和谐。

前两天在钱学森百度贴吧,我改变手法,在数千乱七八糟且并非一律和谐的帖子之中悄悄插入了看上去极为温良敦厚的一段文字,引用了网上搜到的几条记载,很低声下气小心翼翼地表达了一下对大家悼念诚恳度的质疑(而不像那些吵架帖一样是表达对钱老的质疑)。

结果:老刘在贴吧里的一切痕迹被清理得一干二净,再回帖一律被审查。某些吵架帖反而安然无恙。

猜测原因:不和谐不一定被和谐,但在不和谐的同时假装很和谐致使和谐部门找和谐点找得太累,一定被和谐。

这两次手痒犯贱的经历让老刘明白,我们所能看到的互联网,是一个热热闹闹但绝不失精挑细选的世界。所以真想了解“国人”,还是直接上街找人搭讪比较靠谱啊。

达.赖哪儿坏了?

2009 年 10 月 11 日 政治 No comments

好像每一个人,包括成天看禁书的不和谐的筒靴们,还包括网上老刘甚为欣赏的牛人们,一提到达.赖俩字都带着一份牙缝里冒烟的鄙夷。 ­

老刘始终没搞明白达.赖干了啥坏事。这件事情一度很是让人自卑,我心想,好歹咱也是跨世纪网民,消息没这么不灵通吧。 ­

于是今天特地花了三十多分钟集中精力研究了一下这位小丹同学的经历,结果很郁闷:还是找不到一样可以拿来说服别人的、来源可考的劣迹劣言。当然收获还是有的——那就是发现老刘跟小丹的价值观有巨大的分歧:小丹是个民族主义者、“文化侵略”论者和藏传佛教徒,老刘不是而且也不想是。 ­

艾瑞克·弗洛姆在《爱的艺术》里对人类的“神爱”进行了一番颇有意味的诠释。他首先分析了“母爱”和“父爱”。母爱是无条件的,一个婴儿不必为得到母爱做任何事,需要的只是等待和因爱的温暖而展露幸福的表情。父爱则略有不同,尤其是有多个孩子的时候,父亲会更喜欢最像他、最听话、最符合他的道德标准和才智标准的那一个,而这个人将成为他的遗产继承人;所以,父爱需要通过努力“够”到某一个标准才能获得。 ­

从人的成长历史来看,一个人生下来的最初几年里,首先得到的是母亲的荫庇。而从他开始说话、走路、认识世界开始,父爱就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人通过学习父亲、争取父爱,获得在这个世界生存的基本能力。 ­

而人一旦真正成熟,情况又有所不同。经过养育之后,一个成熟的人当能达到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的父亲的程度。也就是说,从外在的母亲的荫庇和父亲的权威脱离出来,在自己内心建立起相应的两种声音。“母亲的良知对他说: ‘你的任何罪孽,任何罪恶都不会使你失去我的爱和我对你的生命、你的幸福的祝福。’父亲的良知却说:‘你做错了,你就不得不承担后果;最主要的是你必须改变自己,这样你才能得到我的爱。’”,这种状态——虽然弗洛姆没有直接阐述——我以为大致可以称作“自爱”的境界。 ­

母爱对应着母系社会,是人类的婴儿期。那时候,人类崇拜自然界里的东西(如动物、日月、山河等等),因为自然界对人类的恩赐正如母亲一样是无条件的。父爱对应着父系社会,则是人类的少儿期。在这个时期,上帝成为了一个男性的神,虽然诸宗教教派里还有类似玛丽亚这样的母亲形象,但父系的神显然占据着主导地位。父系社会发展至今的过程中,不仅男性威权因平权运动而淡化,“上帝”的形象也在发生变化——由一个专制、暴虐的神慢慢演变成“正义、真理和爱的原则的象征”。上帝越来越抽象、越来越剥去他的具体特征。到今天,我们提到上帝或者神的时候,甚至往往指涉的是一种诗意,而非信仰。而弗洛姆认为,这正是因为无论是上帝的父系成分还是母系成分,都内化到了人的心中。传统的宗教渐渐隐退,人类开始作为一个自足的存在者而存在。 ­

上面说这么多,是为了探讨小丹同学作为一个佛教徒的行为逻辑。佛教虽然是一个无神论的宗教,但若仅从弗洛姆上述理论的角度看,和其它的有神宗教并无本质的不同。佛陀释迦牟尼虽然不过是一个觉悟了的人而已,但他无疑是所有佛教徒的终极榜样。这一点,让他拥有了父性的威权,让他如父亲一样向信徒们发号施令:“你必须改变自己”。小乘佛教只求自我修行,因为佛教强调个人思索和领悟,类似于斯宾诺莎的“经由理性去认识神”,因此尚有精神自立的空间。而在大乘佛教(藏传和汉传佛教基本上都属大乘)里,教徒不仅自渡还要渡人,个个抱着“渡众生”的宏愿,那么根器略低者自然要“被渡”,因此形成了佛教中层层森严的等级制度。 ­

换用弗洛姆的理论,那藏传佛教就是一个由无数个“父”构建而成的等级制传统。在这个等级结构中,每个人有努力的方向(学习父亲争取父爱),而无独立的思想。而老刘冒昧推论,认为这可以看作是一种人类未成熟时期的意识形态:人们仍然习惯“不假思索”地相信一些东西,习惯追求他人让他追求的目标。既然对“目标”这类东西并不思索,那么你也别指望在这类话题上与之取得沟通。 ­

正如对某些爱国主义者而言“祖国统一”是个无需理由的追求目标一样,就小丹而言,维护藏传佛教和藏民民族传统作为他的目标,也是无需理由的:因为这就是他从小到大被教导说要做的事情。他需要站在传统的立场抵制全球化的狂潮,而在这场战斗中,有圣经传统的西方人显然比喜欢贿赂神灵的汉族人更适合作为盟友。 ­

这样看来,小丹和一般的爱国主义者其实共享着同一套心理机制。唯独不同之处在于,作为佛教徒的他不可能以暴力为主要抗争手段(训练个小游击队,都搞得偷偷摸摸、鬼鬼祟祟),而只能仿着甘地的足迹再一蹬,去当一个演说家和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

《祖国》创作谈:什么是祖国?

2009 年 10 月 09 日 政治, 自我暴露, 读后 No comments

祖国是个凉薄的,没什么想法的老头儿,现在跟嬉皮帮混在一起。祖老头长着一张难得的国字脸——这居然导致好多人把他当神来拜。而嬉皮帮呢,就打着他的旗号到处去收钱啦,请人喝茶啦,命令人做团体操啦。顺便——为了可持续发展嘛——也给祖老头做包装,时刻在大街小巷贴满“祖老头万岁”的标语。

你要是以为嬉皮帮一直跟祖老头穿一条裤子,那就错了。上辈子他们没混在一起时,还提出过“xx自决”要把它大卸八块呢。其实也就是他们成为新盟友的时候,关系才开始像糖粘豆。跟谁结盟,祖老头其实也不在乎。关键是,只要跟他结盟的帮派有一大帮吹鼓手和打手,那底下人就没有敢不尊他为神,没有敢不喊他万岁的。大堆大堆的人会为他做各种牺牲,甚至把灵魂都交给他。

把这么多灵魂抓在手里干什么用呢?其实没啥意思,说到底,这个眼袋低垂的老头儿根本对一切都漠不关心。所以——也就是拿着玩儿呗。

祖国

2009 年 10 月 07 日 政治, 自我暴露 No comments

祖国啊­

我不怕你­

难道说姓祖­

你就牛逼了么?­

难道说你­

比我老三十五岁­

我就应该安慰你么?­

虚无主义备忘

2009 年 09 月 08 日 政治 No comments

以下转自:http://www.ycwb.com/gb/content/2004-12/02/content_805963.htm

俞吾金

在欧洲,德国哲学家尼采最早把欧洲思想的病症诊断为虚无主义。在他看来,虚无主义就是最高价值的自我贬损,而在欧洲人的心目中,上帝是最高价值,所以,“上帝已死”就构成传统的虚无主义的本质特征。当代虚无主义则表现为普世性价值的自我贬损,而普世性价值就是:珍惜生命、尊重人权、尊重人格、追求自由、追求平等、提倡民主、倡导社会公正、弘扬科学精神等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观念。

我认为,“9·11”事件是当代虚无主义的标志。当代虚无主义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显性的虚无主义,如非正义的战争、暗杀、自杀性爆炸,等等;另一种是隐性的虚无主义,主要指蕴含在日常生活中的虚无主义现象。这类现象比较隐蔽,人们不容易觉察。比如,家长们从善良的愿望出发,希望自己的子女将来能够成龙成凤、出人头地,所以千方百计地逼迫他们没日没夜地学习,有些孩子忍受不了家长们的专断,选择了逃学甚至自杀的道路。其实,家长们的这类做法体现出来的正是隐性的虚无主义,即对孩子们的生命、基本权利、兴趣爱好和心理特征完全采取漠视的态度。正如西方人的谚语所说的:通向地狱的道路也是用善良的愿望铺成的。家长们常常认为自己的出发点是好的,结果却可能适得其反。

如果说,物质主义和拜金主义是比较表面的思潮,那么,隐性的虚无主义则潜藏在日常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深处,不经过深入的反思,就不容易捕捉到它们。我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无非是希望引起大家的注意和警惕。从表面上看,人们感觉到自己的生活和思想很充实,也充满了自信。但虚无却像一头怪兽,时时窥探着人们,随时会张开大口去吞噬他们。如果意识到当代虚无主义的存在及其严重的程度,人们就会在思想文化上努力遏制其蔓延,积极弘扬普世性价值,使自己的精神状态得到健康的发展。

—————

以下转自维基百科:

尼采将虚无主义定义为:使世界,特别是人类生存没有意义,目标,可以理解的真相和本质价值。

虽然后现代主义被一些人取笑为虚无主义,但就虚无主义者倾向于失败主义来说,它并不符合上述虚无主义的公式。后现代主义哲学家试图去寻找庆祝他所探索的形形色色独特的人类关系的力量和原因。怀疑论不必对道德概念的现实做出任何结论,他们也不用在没有可知事实的情况下讨论有关存在意义的问题。

奥运会开幕感想

2008 年 08 月 09 日 政治 No comments

所有的暴力、压迫、不公正;所有的蒙昧、盲从、狂热;所有的野蛮、贪婪、虚伪;所有的怀疑、抱怨、愤怒;所有的自负、鄙夷、冷漠;所有的理性、宽容、和爱。

它们居然可以被放置在同一个事物中。

人类是一种悲壮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