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了看“中国已远——安东尼奥尼与中国”记录片展映,去了一趟传说中的单向街书店。三点一线的生活过得太久了,为了增加探险的乐趣,特意不记下地图,却实在没有想到西海南沿的入口竟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胡同。问了好几次路,才终于到了目的地。

其实更没有想到的是在新街口喧闹的旁边居然还有这样一个安静的西海。懒散的人们,平静的水,破落的小店,停滞的建筑工地。书店所在的地方却很扎眼,从外面看起来极像那种我平时绝不敢擅闯的资产阶级奢靡场所。还好远远透过玻璃窗能看到里面的书架,我才无畏地探身进去。

网上的照片比还是有一些新变化的,那只守门的红牛被搁到了二楼的楼梯间,而那些撂在地上的画作终于还是回到了墙上接受人们的崇敬。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店的服务生都是那么的可爱,不仅可爱而且美丽,回首一瞥间甚至会让人感到仙气缭绕。习惯了书店店员的面容疲惫或大声喧哗,这样的仙气让人一阵阵恍惚。

还是言归正传,贴展映活动的图:

二楼放映厅:音箱和墙上画作;屏幕是一堵有趣的墙,中间有一扇矩形暗门。


因为上楼晚,剩余只有最前排的座位。出于对维尔托夫“电影眼睛”理论的狂热而实施盲拍,于是这张照片有了独特的视角。(左:主持人 右:刘海平导演)


导演刘海平手中的杯子一直举在胸前,有些抢眼。


开场,画面出不来了。奋斗开始。


画面有了,却又没有声音。这是人们集体研究播放机器的情景。


道士在无声世界中悠闲踱步。


安东尼奥尼出现在画面中,人们决定将机器转移位置。


展映场全景:注意,投影仪已经从天花板搬到桌上。


大师安东尼奥尼。


影片踏访了安《中国》曾经拍摄过的故地,用现在的影像与《中国》比照。另外还有一些安氏观看电影的动人场景。在结尾部分,导演夫妇在王府井定做了一件唐装带给安东尼奥尼,让老安眼泪盈眶。刘海平说,他没有想到,安东尼奥尼的中国情结之重,甚至超过他们自己。


机器问题耽搁了一些时间,到片子放完交流的时候已经是十点多了,许多人已经退场。

提问比较集中的是影片中用于对比的表现中国现状的段落太冗长(其实我以为不在冗长,这些镜头的视角和当年安氏《中国》一样的温和,却相比少了一些趣味的东西。导演想完成一种不加渲染的具有历史感的真实记录,目标观众其实不是当下的我们,而是不了解中国的外国人或十几年后的国人)。导演在吵闹声中艰难地做了坦率的解释:这部片子是准备拿到国际电影节去的,而老外一般对中国了解不多。

老实说,作为一部描述大师的电影,晃动的镜头、有些混乱的剪辑、有点画蛇添足的画外解说都让人不太舒服。导演说这只是初剪版本,不知道最终剪辑版会不会好些。现在还是不过多评论了。

退场下楼。书店零点才打烊,深夜也还有不少人,这也是一个特色。

进门时说“你好”(而不是“欢迎光临”),出门时说“再见”,简单温和的问候让我突然有点感动。(咦,什么原因让我开始感性了?) 这个地方离我的住处只有十分钟的自行车程,常来逛逛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