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赖哪儿坏了?

2009 年 10 月 11 日 政治 No comments

好像每一个人,包括成天看禁书的不和谐的筒靴们,还包括网上老刘甚为欣赏的牛人们,一提到达.赖俩字都带着一份牙缝里冒烟的鄙夷。 ­

老刘始终没搞明白达.赖干了啥坏事。这件事情一度很是让人自卑,我心想,好歹咱也是跨世纪网民,消息没这么不灵通吧。 ­

于是今天特地花了三十多分钟集中精力研究了一下这位小丹同学的经历,结果很郁闷:还是找不到一样可以拿来说服别人的、来源可考的劣迹劣言。当然收获还是有的——那就是发现老刘跟小丹的价值观有巨大的分歧:小丹是个民族主义者、“文化侵略”论者和藏传佛教徒,老刘不是而且也不想是。 ­

艾瑞克·弗洛姆在《爱的艺术》里对人类的“神爱”进行了一番颇有意味的诠释。他首先分析了“母爱”和“父爱”。母爱是无条件的,一个婴儿不必为得到母爱做任何事,需要的只是等待和因爱的温暖而展露幸福的表情。父爱则略有不同,尤其是有多个孩子的时候,父亲会更喜欢最像他、最听话、最符合他的道德标准和才智标准的那一个,而这个人将成为他的遗产继承人;所以,父爱需要通过努力“够”到某一个标准才能获得。 ­

从人的成长历史来看,一个人生下来的最初几年里,首先得到的是母亲的荫庇。而从他开始说话、走路、认识世界开始,父爱就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人通过学习父亲、争取父爱,获得在这个世界生存的基本能力。 ­

而人一旦真正成熟,情况又有所不同。经过养育之后,一个成熟的人当能达到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的父亲的程度。也就是说,从外在的母亲的荫庇和父亲的权威脱离出来,在自己内心建立起相应的两种声音。“母亲的良知对他说: ‘你的任何罪孽,任何罪恶都不会使你失去我的爱和我对你的生命、你的幸福的祝福。’父亲的良知却说:‘你做错了,你就不得不承担后果;最主要的是你必须改变自己,这样你才能得到我的爱。’”,这种状态——虽然弗洛姆没有直接阐述——我以为大致可以称作“自爱”的境界。 ­

母爱对应着母系社会,是人类的婴儿期。那时候,人类崇拜自然界里的东西(如动物、日月、山河等等),因为自然界对人类的恩赐正如母亲一样是无条件的。父爱对应着父系社会,则是人类的少儿期。在这个时期,上帝成为了一个男性的神,虽然诸宗教教派里还有类似玛丽亚这样的母亲形象,但父系的神显然占据着主导地位。父系社会发展至今的过程中,不仅男性威权因平权运动而淡化,“上帝”的形象也在发生变化——由一个专制、暴虐的神慢慢演变成“正义、真理和爱的原则的象征”。上帝越来越抽象、越来越剥去他的具体特征。到今天,我们提到上帝或者神的时候,甚至往往指涉的是一种诗意,而非信仰。而弗洛姆认为,这正是因为无论是上帝的父系成分还是母系成分,都内化到了人的心中。传统的宗教渐渐隐退,人类开始作为一个自足的存在者而存在。 ­

上面说这么多,是为了探讨小丹同学作为一个佛教徒的行为逻辑。佛教虽然是一个无神论的宗教,但若仅从弗洛姆上述理论的角度看,和其它的有神宗教并无本质的不同。佛陀释迦牟尼虽然不过是一个觉悟了的人而已,但他无疑是所有佛教徒的终极榜样。这一点,让他拥有了父性的威权,让他如父亲一样向信徒们发号施令:“你必须改变自己”。小乘佛教只求自我修行,因为佛教强调个人思索和领悟,类似于斯宾诺莎的“经由理性去认识神”,因此尚有精神自立的空间。而在大乘佛教(藏传和汉传佛教基本上都属大乘)里,教徒不仅自渡还要渡人,个个抱着“渡众生”的宏愿,那么根器略低者自然要“被渡”,因此形成了佛教中层层森严的等级制度。 ­

换用弗洛姆的理论,那藏传佛教就是一个由无数个“父”构建而成的等级制传统。在这个等级结构中,每个人有努力的方向(学习父亲争取父爱),而无独立的思想。而老刘冒昧推论,认为这可以看作是一种人类未成熟时期的意识形态:人们仍然习惯“不假思索”地相信一些东西,习惯追求他人让他追求的目标。既然对“目标”这类东西并不思索,那么你也别指望在这类话题上与之取得沟通。 ­

正如对某些爱国主义者而言“祖国统一”是个无需理由的追求目标一样,就小丹而言,维护藏传佛教和藏民民族传统作为他的目标,也是无需理由的:因为这就是他从小到大被教导说要做的事情。他需要站在传统的立场抵制全球化的狂潮,而在这场战斗中,有圣经传统的西方人显然比喜欢贿赂神灵的汉族人更适合作为盟友。 ­

这样看来,小丹和一般的爱国主义者其实共享着同一套心理机制。唯独不同之处在于,作为佛教徒的他不可能以暴力为主要抗争手段(训练个小游击队,都搞得偷偷摸摸、鬼鬼祟祟),而只能仿着甘地的足迹再一蹬,去当一个演说家和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

“没有因为”:郑重《气喘吁吁》

2009 年 10 月 09 日 读后 No comments

(9月27日旧文,乱,努力修整无果,索性直接贴上)

昨夜纯粹是在各种阴暗心理的驱使下看完了这个恶评如潮的无名小片。也许是期待值低的缘故,这个片子首次让我有这样的感觉——原来豆瓣评分也不可尽信啊?甚至为了对此片表示支持,我当即把qq签名档改成了“其实《气喘吁吁》挺好看的……”。更甚至,今天为了写这篇文章,还把当年他编剧的《恋爱中的宝贝》翻出来重看了一遍。

这个片子看来把葛大爷气得够呛,“咱们要交代一电影的故事,是因为这样才有了这样吗,他这个里面有时候就是没有因为。”mtime上有“麻绳”同学一篇很火的题为《<气喘吁吁>:自作孽,不可活》的文章,貌似从叙事、从精神分析的专业角度剖析了这部影片并得到了影片“为中国式烂片树立了新标杆”、郑重导演“纯粹是自作孽不可活”的结论。我并无意于推翻以上两个命题,但同时觉得关于这个片子,还有更多可以说的东西。

麻绳评论《恋爱中的宝贝》时,说“创作者自己成功地到达了思想和情绪的彼岸,而观看者根本就跟不上他自我意淫的脚步”,意思是片子很晦涩。而实际上我认为这个片子的脉络很简单:就是那个可爱到要命的周迅,被“城市”这个东西追杀的过程。创作者一个劲地把周迅这个角色往可爱里塑造,几乎把她塑造成了男人的终极梦想、女性完美的极致(漂亮、会飞、有灵性、在乎感情……甚至还会做饭!——除了与都市格格不入之外)。在这个完美的小女孩被冷酷都市追杀的过程里,影片安排了一个叫刘志的自拍男角色——这个人可不是什么拯救者,他站在都市与宝贝中间,只是作为观众的镜像而存在。作者让刘志代表观众体验这个精灵般的女子能给人带来的无上幸福;让刘志代表观众为宝贝的受伤而心如刀绞;让刘志代表观众向宝贝喊,“你看到不喜欢的,我们都可以不要全都给扔了!”(虽然宣泄过后,还是那么的无可奈何)。这实在是再直白不过的——好吧,也可以说是一种意淫。……总之,开端、发展、高潮、尾声,完全可以当作一部典型的故事片来欣赏。

而《气喘吁吁》则不同,正如麻绳所说,这个片子里充斥着大量与主线脱节的叙事线。除了葛优扮演的李强和第888888888外宾frank之外,还安排了山西煤老板刘烨、黑人英语外教大龙、欠债的大爷xx、自杀的债主梁天一干人等;甚至煤老板又牵扯出他被压死在矿下的侄子,梁天牵扯出一帮送葬的家人和小三。李强和frank自己家里人的事就不说了,就连frank逛一趟故宫、李强上一趟山都能带你去瞅瞅抛媚眼的秧歌女和乡下的神医……

如此夸张的“交叉小径”处理,我以为并不能简单解释为导演缺乏叙事掌控力。我个人的理解是,郑重导演做这个片子时是有野心的。他动用各种社会阶层各种人物的心思,不在于像《手机》里的“牛三斤”歌谣一样,只是取得某种戏谑的效果。他的野心在于绘制一幅当下社会的全景图——把我们每天看到的听到的都端出来,让我们好好看看,这到底有多乱。

到底有多乱呢?你需要有钱,你需要嘶喊着从一个一个电话里拉出你的钱。你需要有朋友,用马哲教材里的话讲,人的全面发展的标志就是“高度丰富的社会关系”。为了制造朋友你需要去吃饭,去k歌,而这些地方一定要有酒精的效果,一定要够shock。墙上涂满泥巴、稻草和红色油漆,走廊上挂着马龙白兰度,平板显示器播放着文革歌曲,服务员向你表演各种惊险动作,更shock一点的,打扮成《大开眼戒》里装束的女郎会为你提供特殊服务(相信对步入社会的80后们来说,这些就是“社会”二字最实在的印象)。在荷尔蒙的跌宕起伏之间,你有了朋友,你在这个社会里终于有了依靠。

换女人成为常态,需要讨论的只是换起来越来越贵;自杀成为常态,你身处的每一座楼都被跳过,案发地也许就在你向外远眺的那个窗口。你的一个多年的朋友,稀里糊涂的就死了,这样的事情在这个光怪陆离的社会里早已不稀奇,于是你确定完葬礼 的时间后,马上约好了下一桌的酒席。

地球成了平的,历史也被压扁。几百年前的神奇医术和国际最新的科技在你脑子里混做一团。“社会”一股脑带给你人类文明所有的东西,东方的西方的——只有最强悍最杂食的胃可以包涵。为什么那个年轻人死活不说话?Why angry? 因为在这个咧开大嘴的一切疯狂旋转的世界里我们始终觉得浑身不对劲。说到底,这是因为我们还too young, too simple.——或者还可以用你哥们常用来鄙视你的另一个形容词:naive。小保姆naive,李家儿子naive,其实,李强、frank也都很naive。唯独不naive的,是那些颜色、光线、声音、灼热的液体和震耳欲聋的阔笑。

所以,其实这个片子更适合被作为一部“纪录片”来欣赏。它没有办法像通常的剧情片一样,用好莱坞剧作法去规范和检查。剧情片通常是用因果逻辑组织叙事的,好莱坞把纷繁的世界硬拉扯进一个有前因有后果的叙事框架之中,给观众带来真实世界里找不来的心理舒适。但这个片子压根没想让你看得前后顺溜,它展示的东西,正如生活中的许多事物那样“没有因为”。你能够考察的,只能是它是否贴近“纪录片”的心理原则——比如蒙太奇的连贯或巧妙,比如如何把相近主题的片段大体放置在一起以产生某种类似共鸣箱的效果。也许,对这样的原则也不能“太”贴近,因为时空的扁平化,生活的不真实感正是影片要表达的主题之一。

此外,这部影片在宣传的时候,号称有“十大笑点”,而你在看过影片之后就会发现,这些笑点(也许你还猜它们至少能让你嘴角一撇)在这样的语境里面其实根本是“失效”的——一点也不好笑。“笑”来自神经的挑逗,而在这样一个疯狂的世界里,你的神经根本早就累成了狗形,对这些无关痛痒的挑逗彻底失去了反应机能。

《祖国》创作谈:什么是祖国?

2009 年 10 月 09 日 政治, 自我暴露, 读后 No comments

祖国是个凉薄的,没什么想法的老头儿,现在跟嬉皮帮混在一起。祖老头长着一张难得的国字脸——这居然导致好多人把他当神来拜。而嬉皮帮呢,就打着他的旗号到处去收钱啦,请人喝茶啦,命令人做团体操啦。顺便——为了可持续发展嘛——也给祖老头做包装,时刻在大街小巷贴满“祖老头万岁”的标语。

你要是以为嬉皮帮一直跟祖老头穿一条裤子,那就错了。上辈子他们没混在一起时,还提出过“xx自决”要把它大卸八块呢。其实也就是他们成为新盟友的时候,关系才开始像糖粘豆。跟谁结盟,祖老头其实也不在乎。关键是,只要跟他结盟的帮派有一大帮吹鼓手和打手,那底下人就没有敢不尊他为神,没有敢不喊他万岁的。大堆大堆的人会为他做各种牺牲,甚至把灵魂都交给他。

把这么多灵魂抓在手里干什么用呢?其实没啥意思,说到底,这个眼袋低垂的老头儿根本对一切都漠不关心。所以——也就是拿着玩儿呗。

祖国

2009 年 10 月 07 日 政治, 自我暴露 No comments

祖国啊­

我不怕你­

难道说姓祖­

你就牛逼了么?­

难道说你­

比我老三十五岁­

我就应该安慰你么?­

这里暂停更新

2009 年 09 月 10 日 扯淡 No comments

最近的更新都发到了QQ空间里。网址:http://121227802.qzone.qq.com/

虚无主义备忘

2009 年 09 月 08 日 政治 No comments

以下转自:http://www.ycwb.com/gb/content/2004-12/02/content_805963.htm

俞吾金

在欧洲,德国哲学家尼采最早把欧洲思想的病症诊断为虚无主义。在他看来,虚无主义就是最高价值的自我贬损,而在欧洲人的心目中,上帝是最高价值,所以,“上帝已死”就构成传统的虚无主义的本质特征。当代虚无主义则表现为普世性价值的自我贬损,而普世性价值就是:珍惜生命、尊重人权、尊重人格、追求自由、追求平等、提倡民主、倡导社会公正、弘扬科学精神等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观念。

我认为,“9·11”事件是当代虚无主义的标志。当代虚无主义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显性的虚无主义,如非正义的战争、暗杀、自杀性爆炸,等等;另一种是隐性的虚无主义,主要指蕴含在日常生活中的虚无主义现象。这类现象比较隐蔽,人们不容易觉察。比如,家长们从善良的愿望出发,希望自己的子女将来能够成龙成凤、出人头地,所以千方百计地逼迫他们没日没夜地学习,有些孩子忍受不了家长们的专断,选择了逃学甚至自杀的道路。其实,家长们的这类做法体现出来的正是隐性的虚无主义,即对孩子们的生命、基本权利、兴趣爱好和心理特征完全采取漠视的态度。正如西方人的谚语所说的:通向地狱的道路也是用善良的愿望铺成的。家长们常常认为自己的出发点是好的,结果却可能适得其反。

如果说,物质主义和拜金主义是比较表面的思潮,那么,隐性的虚无主义则潜藏在日常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深处,不经过深入的反思,就不容易捕捉到它们。我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无非是希望引起大家的注意和警惕。从表面上看,人们感觉到自己的生活和思想很充实,也充满了自信。但虚无却像一头怪兽,时时窥探着人们,随时会张开大口去吞噬他们。如果意识到当代虚无主义的存在及其严重的程度,人们就会在思想文化上努力遏制其蔓延,积极弘扬普世性价值,使自己的精神状态得到健康的发展。

—————

以下转自维基百科:

尼采将虚无主义定义为:使世界,特别是人类生存没有意义,目标,可以理解的真相和本质价值。

虽然后现代主义被一些人取笑为虚无主义,但就虚无主义者倾向于失败主义来说,它并不符合上述虚无主义的公式。后现代主义哲学家试图去寻找庆祝他所探索的形形色色独特的人类关系的力量和原因。怀疑论不必对道德概念的现实做出任何结论,他们也不用在没有可知事实的情况下讨论有关存在意义的问题。

书写的矫情

2009 年 09 月 04 日 自我暴露 No comments

在琢磨自己跟世界的关系的时候我发现一点:凝视总是美的,不论面对的是多么普通的景象,看久了总能冒出诗情画意、启示意涵和神圣感,而且是复调的(这造就了阿巴斯)。然而,人一旦想把这些体验说出来,就变得格外愚蠢。这是一种可怕的落差。书写同理。把自己与世界的关系不失大概又保持意味地呈现出来,似乎只有迟子建或者马慧元这样的女子才做得到。男的不行,我们男的说好听点儿是容易为理性所困、容易沉迷于修辞的游戏。说不好听点,就是有装的天性。所以(我的阅读范围里)写出来的东西或夸张,或晦涩,或癫狂,或冷峻,或放纵热情,或隐藏自身,最糟糕的还有卖弄,能平和清淡、自自然然地把自己东西拿出来的极少。

非工具性的书写注定是一种矫情的行为。老刘的书写就从上世纪一直矫情到了现在。因为一度不大跟人打交道,对世界的想象都来自文字阅读和电影,我甚至比一般人更矫情一些——原因是,生产文字和电影的人,通常比只用嘴巴说话的人更装一些。

矫情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对漂亮词汇的执着,就像“自由”、“民主”、“独立”……等等等;另一个表现是对“身份宣示”的偏好。这两点导致了老刘这样一个没有宣传需要而且写字也不勤快的家伙,却要弄一个自己的域名,用WordPress架设一个独立网志,仅仅是因为觉得一个Web程序员兼半路出家文科生及不爱国主义者就该有个独立的“根据地”。这种举动简直矫情得令人发指,所以我最近决定收一收。然而,作为与世界交互的少得可怜的渠道之一,书写还将继续,换句话说,对凝视趣味的破坏还将继续:矫情还将继续。

人说话的时候总是比静默时恶心许多,但这个问题无解。能做的只是开始积极点儿,把这种恶心降低到最小的程度。

《网瘾之戒》

2009 年 08 月 29 日 读后 No comments

1. 我犹豫了半天,才决定在这篇网志嵌入的播放窗口中点下播放键。看完之后,我甚至还花了几分钟思考自己是不是浪费了40多分钟的宝贵时间。但最后我相信这段时间花费是值得的。这个社会里每个人都很忙,43分钟不是一个小数目,但是,如果你仍然关心这个社会的焦灼,可以考虑把它看完。

2. 如果你只看过文字报道,包括铺天盖地的“博文”和无数页的网民回帖,你也许会知道——哦,《发条橙》现实版上演了;哦,这叫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哦,杨永信好残忍;哦,这样的家伙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我们国家真腐败;哦,家长们教育真失败,中国教育真失败;哦,大多数网民是站在人道主义立场上的……但是,你永远也无法真切感受到那些躲闪的眼神,那些木然而悲伤的掌声,那些夺眶而出的泪水,那些荒唐又五味杂陈的拥抱。我想说的是,影像是不可取代的,如果你真想知道我们活得到底有多委屈。

3. 看了那个著名的86条,我毫不犹豫地认为,如果有人真的符合其中所有的要求,那他显然已经变态了。事情的可怕之处在于,从上到下,居然有这么一大群人允许用如此一组教人变态的戒令规训孩子。莫非,变态竟是被认同的,只要这种变态能让他人感到“舒服”?我们衣冠整洁、享用熟食、使用电脑,可我们对舒服的要求仍然如蛮荒时期那样粗暴和求之不择手段——而这,仅仅是因为我们太忙。

我担心,当有朝一日必须与这个社会的忙人们相遇的时候,自己是否能够被当成一个活生生的个体,而不仅仅是一个被操纵、被啃噬、或被防备的无生命物。亲子之间尚且如此——如果刨去基因的因素,世界还能否有怜悯和善意存留;而到目前为止,我大致还能够体面地与人互动,作为活人去付出善意和怀抱感激,这是否堪称稍纵即逝的巨大幸运。

游泳池的哲学

2009 年 08 月 19 日 自我暴露 No comments

游泳池的哲学是,你越想着一定要游到对岸,带着这个想法拼命往前划动,拼命挣到水面上去呼吸,就越容易早早失去氧气和力量,被迫结束战斗。

而如果忘记前方还有一个对岸,一门心思去感觉水流在身体上的摩擦,体会手掌在水体中穿梭的流畅,更重要的,把自己当成一个不需呼吸的生物,全身沉浸水中,心平气和地去跟随这个与世隔绝的水下空间的脉搏——只是偶尔慢悠悠划两下,上到水面做一次深呼吸;对速度保持漠视,只考虑从对水的理解本身中获得乐趣——你会发现不知不觉,人已经到了对岸;顺便再一蹬,不知不觉,一个来回就游完了。

老刘是个目标感或曰征服欲望不够强的人,所以学别的运动总不成器;学游泳倒貌似进步神速。

速评:沉默的羔羊和汉尼拔

2009 年 08 月 07 日 读后 No comments

主流电影的好处是你可以被爽到,坏处是你没法被爽到底。就像《汉尼拔》的歌剧式杀人的确high,但到底high不过《复仇者V》;《沉默的羔羊》最后按门铃那段交叉剪辑被很多人赞许,这中间的确让人找到一种“在空间之间穿越”的快感(或者用网游术语形容——“瞬移”的快感),但就这两下哪能有彭浩翔电影里那样玩得透、玩得尽兴呢?(顺便补评前段时间看的《AV》:很牛叉,比《买凶拍人》还要好)

主流电影总要追求那么一点深刻,但也不能深过库布里克阿巴斯塔科夫斯基。这般照顾了各种口味可以让它更广的流行,但也导致了另一个结果:流行的东西对每一个人都不是最好。这个理论对这两年的大片不敢说普适,但对上世纪的片子还是适用的。就像茱蒂·福斯特的容貌,无论在《沉默的羔羊》还是《回到未来》系列里,这张脸都像是加了80年代的蒙尘滤镜,有一股中庸的气味,夹在冷艳与楚楚可人之间,谁都不觉得丑,但谁也不至于惊艳。

两部影片的亮点,都在汉尼拔这个人物。《沉默的羔羊》对汉尼拔的着墨总嫌太少,但基本轮廓已经合情合理地勾勒出来。到《汉尼拔》这位食人博士开始大展身手,各个侧面都被迅速充实,而且人物性格被成功地搁在不稳定的“临界点”之上以保持悬念的持续。汉尼拔的“change”,或者说在观众面前形象的“change”是不停止的——直到最后砍下那一菜刀,还让我和同赏的哥们产生了短暂的争论。当时我号称从戏剧逻辑出发赌他砍的是自己的手,但心里其实还在担心作者敢不敢转这个弯儿——而最终的结果,没让人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