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闻广识

2006 年 06 月 30 日 自我暴露 No comments

知识消除了愚昧
知识消除了偏见
知识消除了自负
知识消除了狂热

知识
与它们一同湮灭
留下我一无所有

发布RaN – 基于XUL的阅读/书写工具

2006 年 06 月 25 日 IT No comments

历经两个多月的碎打零敲,现在终于隆重发布 RaN 0.1beta版。

详细文档在此

演示在此

功能已经完整,可以投入社会主义知识生产、为劳动人民造福了。lx同学2006年度对国际先进技术 XUL(以及JavaScript、XML……AJAX) 的广泛、细致、深入的研究工作就此告于段落。

喜爱阅读的人有福了;喜爱书写的人有福了;感受得到命令行温情的人,如今有福了。

RaN,我的孩子,今天为父就带你上路,把一切故事说与你听。

纪录片:张斌的兼职

2006 年 06 月 25 日 自我暴露 No comments

谢谢lh背地里给的机会,让我有幸第一次参与影片的剪辑制作。

未完成的故事,未完工的剪辑。眺望我们青涩的背影,看看这部十四分钟的纪录片。

近期记事 2006.5-2006.6

2006 年 06 月 12 日 扯淡 No comments

突然觉得应该写写那种一两句话的短网志,再给blog做个分类。以前不分类是为了防止自己人格继续分裂;但现在感觉自己为人格统一而搞得太紧张,是时候做点退步,缓和一下两岸关系了。

近期记事:

  • 十九札是一本好书。
  • 在跳蚤市场买到我系师兄张轩中用过的外国文学史,当时还没发现。张轩中喝!咋有这么巧的事呢。
  • 蹭着别人的素材剪了一个十多分钟的短纪录片,感觉收获巨大。(过段时间发上网来)
  • 6月4日的帖子加了一张去年夏天拍的天安门照片。就只看图不看文吧,跟这位mm相比,我的文章烂透底儿了。
  • 非球迷如我最近有被世界遗弃之感。我实际上很喜欢上足球场(虽然去得很少),却对看球提不起兴趣。
  • 安装xubuntu dapper,感觉非常不错。可惜硬盘安装似乎很难将grub写入mbr,能否成功需看运气。而刻的ubuntu DVD里居然没有xfce。打算去趟中关村买点cd盘刻来做最终安装。
  • 在尝试linux和win共享Scrapbook数据之后(这种跨平台实在开心得很)出现首次崩溃。根据提示信息“failed to initialize datasource…”没有搜到到中文或英文的资料,本来苦闷得很。有个俄文的讨论得n详细,就是一个字也读不懂;后来到软件作者的日文网站,不容易地看到四个汉字“緊急修復”,才得到灵感,大呼犯蠢。不过我并没有使用紧急修复功能,而是根据灵感直接修正了scrapbook.rdf文件。 ——原来是这么简单的xml文件,我再不必担心Scrapbook崩溃了。
  • 想到鸡妈妈对鸡宝宝说的:“现在知道多学一门外语的重要性了吧。”

  • 再提一下fs-driver,真是好东西,我准备只保留c盘为ntfs分区,其它所有分区都用linux的Ext3格式了。
  • 我的计划,最近找一些空闲时间修理我的xubuntu linux,应该能达到除了兼职工作时为兼容不得不用win以外,其它个人使用都在linux下进行了。

窗外异景

2006 年 06 月 12 日 扯淡 No comments

今天傍晚的窗外异景。

2006 年 06 月 07 日 自我暴露 No comments

夏天了
笋们早在春天纷纷破土
而鲜活在温热的空气里

夏天空气温热
风在树里游泳
我在一旁看

2006.6.7 上午 教二211

小武

2006 年 05 月 24 日 读后 3 comments

读到小武的剧本,是多年以前的事情了。今天终于完整地看了影片。剧本看过太多遍,头几遍想说的话,到了后几遍就咽下去了。也许真正贴近人的体验,确实是冷暖自知,只可意会。

我一直梦想拍到真正具有生活质感的影像。就像刚才从新街口沿河骑车到文慧园的住所,朦胧的天色,一小片一小片的橙色路灯光下,有结伴坐着的老人,有独行的狗,有牵狗互相交谈的妇人,有互相召唤的年轻人;河有对岸,下面有河水;一个一个场景从眼前掠过,让人发现这空间上的一条河畔路,也是一条时间的隧道。如果只是科幻片中的时空隧道那也不足为奇了,要命的是它的真实感,因为这都是些再熟悉不过的,储存在多处的记忆中的东西;要命的是我现在食足睡饱,精力充沛,感觉并不迟钝,头脑能清醒地联想起每一个记忆中的细节,合成一股力量,掀动了自己的情感。

影像的动人,不在营造奇观,不在煽动情绪,而在帮助引导失忆的人们挽回记忆。这不等于怀旧。因为我们往往忘记上星期生活的大半内容,记得的却是些琐碎的、功利而无趣的东西。其实,能完整回想起上个星期的发生的一切,也无比的难得和让人感动。

似乎我如果不跑题就难以将表述进行下去。好吧,回到小武,只说一些无关剧中情感的东西。

发现一些由剧本带起来的想象,在影像中并没有得到满足,虽然剧本里其实只是一些对话而已。当然,影像中的许多东西也是剧本无法展示的,比如小武在澡堂唱心雨那段。得到的经验是,如果好的电影能找到剧本,把剧本也读一遍会是不错的事情。

虽然是16mm,但没有让人感觉到镜头运用和剪辑的明显粗糙。这让人联想到《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中令人“绝望”(田卉群老师转某研究生语)的精雕细琢。一部好电影不是简单的一次创作冲动所能支撑的。它需要创作者像一个工匠一样虔诚持久地劳动,把自己实实在在的生命放在其中。
生命的一个很小的侧面,一次偶然闪过的灵感或许能带来一首漂亮的小诗,然而它带不来真诚的电影。

“绝望”的本来原由是,创作真正的电影需要付出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让人不禁退一步想,能够用心感受影像已经如此幸福,或许只做做理论,敲敲边鼓,也能算是尽了自己的本分吧。

btw:我的钱包是在我准备为证卡重办做艰苦无望奔忙之际突然重现,之后的失而复得又是两天后的事情。当时本想讨论钱包丢失为何如此难于补救的社会问题,但后来发现以自己对社会的了解,无力深入探讨。因此作罢,文章亦不再连载。
btw2:前段日子犯蠢,在此特为上几篇日志中表现出来的虚浮气息和无聊心态表示歉意。

“咸”书与雅贼

2006 年 05 月 13 日 自我暴露 No comments

吃过晚饭从学三出来,看到书摊,忍不住过去瞅瞅。于是翻到一本萧乾的小集《栗子》。老实说,对萧乾的小说并没有特别的感觉,只是看他早年写的自剖文章,发现他也是和我一样从那种心理状态走过来的人,所以颇有点惺惺相惜。

翻书时听旁人讲笑话。说到这书摊上都是“闲书”,一个问另一个爱不爱看“闲(咸)书”,另一个说自己偏爱辣一点的;又一个说,最近没办法,读的都是苦书啊。

我现在本来不该买“咸书”,一来租的房子里根本没地方放,我自己的书还都寄放在标哥那里;二来考研时间紧,论消闲看电影已是消闲,不该再把时间浪费更多。但那本书真是超小超薄,是定价才5块的那种,看也花不了多少时间。一番考虑后,最终决定买下。

没有带书包,于是把书揣在衣兜里。过后去东门盛世情买参考书,嫌麻烦懒得寄存,就把书塞在了自行车座垫底下。从书店出来,发现我好不容易买本闲书,竟然还遭遇“雅贼”——书不见了。

小书没几张纸,想来卖废品也卖不了几个钱,不知道这位孔乙己会不会随手一阅,从萧乾的忧郁中,顿然把这世间的得失看穿。

这个世界还是好人多啊

2006 年 05 月 06 日 扯淡 3 comments

实在忍不住要打断一下连载的进程,说说刚才发生的另一件事情:我又遇到拾物不昧的好人了。

下午四点把钱包落在教二,直到七八点才想到回去寻找。正在我于原先的座位旁抓耳挠腮之际……
此中省略万语千言。实在不知如何感谢那位贵人福相的大哥和那位善良长发的美眉。

回顾从大一到现在的这些年,我似乎总是有各种各样的意外幸运。餐卡丢了,餐卡出现在餐卡室;上机卡丢了,则往往出现在机房门口的小盒子里;连自行车忘了骑走又还忘了锁时,第二天过去,却发现好心的卷饼店老板已经帮我收好了。

我曾经有两项个人特色,一是拿团员证包装各种随身证卡,二是经常地忘记拉好书包的拉链。于是常常听到背后甜美的声音“同学,团员证掉了”或者“同学,书包开了”……:-)谁说plmm都自私呢?

update:
总是出乎意料地受到人们的善意,让我更觉得自己罪孽深重。我耽于好奇,耽于幻想,放任自己卷入抽象事物的游戏中空费时日,却当自己是特立独行。年少时读晦暗的书多,要用彻底的冷眼看世界,于是自由惯了,不懂得如何约束自己;现在该收一收心了。

钱包丢失事件及其延伸问题(一)

2006 年 05 月 02 日 扯淡 1 comment

昨天在我含辛茹苦地打造那伟大的维基时,没有想到另外一样重大事件已然悄无声息地发生并即将影响我的生活:我的钱包丢了。

事情也许是这样的:当时我正在满怀着发现的喜悦和探索的热情,研究着这些维基程序的代码。11:30左右,我留恋不舍地离开电脑,去楼下不远的的新疆小摊购买一种叫“馕”的食物用以镇压肚子的抗议。夜晚空气清新,天空弯月媚然。

我踏着轻快的步伐走向馕。

而此时我那装有租房合同和押金条,所有随身证件和卡片,和所有银行借记卡的沉甸甸的钱包从我的口袋里渐渐探出头来,并最终降落在大街上。

我面对着馕的主人,从裤口袋里直接掏出了两块钱,完成了交易。

我以前从来不用钱包,大概一个月前的一只赠送的钱包和一次偶然的好奇冲动,刚刚结束了我上下衣兜四处乱翻的历史。而现在,又有一个丢失物品数量之巨大,损失之惨重,影响之广泛,补救之艰难的全新纪元为之开辟。
田卉群老师说,如果好莱坞的电影开头墙上有一枚钉子,那么在电影结束前这枚钉子必然会挂上一件衣服,否则钉子没有完成自己的使命。在这里,那只小小的钱包已然以一种献身的壮烈方式,挂上了一件令人无比震撼的衣服,铸就了它终场前的耀眼辉煌。

至此,我作为一个外地在京的无业青年,失去了所有有效身份证件,带着仅有的一块八毛钱,走向了新的人生道路。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